part1.开展社会调研
7月8日上午,呼和浩特组全体13名成员在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高务龙和辅导员李宇宣的带领下,前往敕勒川草原进行社会调研。
今天我们实践团通过问卷调查的调研方式贴近民生,深入了解游客在敕勒川草原的体验情况和意见建议。
part2.调研背景
敕勒川,蒙古语意为“青色的草原”。敕勒川草原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区东北部,背靠大青山,地处阴山山脉中段地区,总面积超过2万亩。这里是距离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最近的草原,被当地人称为青城的“后花园”。历史上,敕勒川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生物多样且丰富。但由于人为破坏和自然原因,敕勒川草原生态环境一度恶化,植被衰退,变成砂石大坑、黄土漫天之地。
2012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开启了大青山南坡生态治理工程,敕勒川草原生态修复是其中的一部分。蒙草公司利用近5年的时间,通过精准利用本土植物修复,人工修复启发敕勒川草原生态自愈能力,实现生态的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再现原生典型草原生态情景。现在敕勒川草原已经成为了融合休闲旅游、生态研学、体育运动、会展活动、马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城市草原生态功能区、独具北疆特色的自然草原观光区和旅游综合体。
敕勒川草原修复前后对比(图源蒙草公司公众号)
part3.开展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老师与同学们提前准备并制作了针对开放式景区“敕勒川草原”游客体验情况的问卷。
当日上午9点,我们到达景区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利用近一上午的时间,各小组成员分布在景区的不同范围对前来敕勒川草原的游客群体进行了调研。
在调研和发放问卷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可能会遇到游客不愿意配合的情况,在不断试错中我们找到了更好的方法来发放问卷,如多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多进行“闲聊”式沟通,或者帮助游客拍照等,让填写调查问卷的整个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同学们也在调研的过程中,努力克服各项问题,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得到了许多相关的经验教训,如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我们也应该对于调研对象进行认真调查,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调查问卷等等。
part4.调研结果
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我们共收集有效数据213份。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受访游客中,近三为自呼和浩特本市及内蒙古其他盟市的游客,在来自其他省份的游客中,来自华北地区的游客以占40%,位居第一。由此可以看出,地理距离是影响游客选择敕勒川的重要因素。
而对于敕勒川草原的旅游体验,超过九成的游客认为不虚此行,感受到了敕勒川草原的独特魅力;同时,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大草原整体风光很吸引人,近半数的受访者对蒙古包特色建筑表示认可。
但是对于敕勒川草原的修复治理情况及蒙草公司在此开展的修复工作,只有不足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
由此可见,我们应当增大宣传力度,在扩大景区知名度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敕勒川草原的修复历程和草业科学的作用。
呼和浩特组全体成员合影